“雙十一”將至 “先漲價再降價”老套路為何難禁止

  來源:北青報 中國青年網張濤2022-10-3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0月24日晚8點,各大電商平臺的“雙十一”預售正式開啟,今年“雙十一”大促進入實質性階段。近日有網友發(fā)現某平臺在售的手機在悄然漲價。山東的沈女士爆料稱,某品牌同款

10月24日晚8點,各大電商平臺的“雙十一”預售正式開啟,今年“雙十一”大促進入實質性階段。近日有網友發(fā)現某平臺在售的手機在悄然漲價。山東的沈女士爆料稱,某品牌同款型號的手機,10月18日的價格為2069元,10月19日忽然調至2469元。等到10月24日,雖然價格有所回降,但用完平臺提供的優(yōu)惠券后為2299元,依然比之前貴了230塊錢。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平臺補貼活動走向日?;?,低價早已不再是“雙十一”的特殊優(yōu)勢,個別商品假借“降價”之名暗行“漲價”之實,早已讓消費者生厭。今年“雙十一”將至,一些商家又開始玩起“先漲價后降價”的把戲。這種老套路為何屢禁不止?

商家先漲價后降價,制造降價假象,是典型的不誠信行為,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還可能構成欺詐?!秲r格法》第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去年,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下發(fā)《關于規(guī)范“雙十一”網絡促銷經營活動的工作提示》,其中專門提到嚴格規(guī)范促銷行為?!耙岣叽黉N行為的公開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價后打折 ’、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等違法方式開展促銷。”

"先漲價再降價”難以禁絕,“雙十一”期間價格頂風違規(guī)現象屢屢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風險小。商家修改價格的行為往往比較隱蔽,如果不是消費者有意識地對同一件商品進行持續(xù)跟蹤,往往很難發(fā)現價格的變化。即使事后發(fā)現價格上漲,倘若沒有對之前的價格頁面進行截圖,消費者也難以提供有力證據,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二是代價低。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guī)定》,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在實際執(zhí)法中,有關部門往往對“先漲價再降價”一罰了之,難以形成有效震懾。2020年12月30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通報,對三家電商平臺在“雙十一”期間不正當價格行為各處50萬元罰款。這雖然屬于頂格處罰,但在價格欺詐帶來的巨大利益面前,很難收到預期效果。

“先漲價再降價”,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戕害了電商行業(yè)健康的市場生態(tài)。有關部門不能坐視“先漲價再降價”成為“雙十一”等促銷季的老套路,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首先,建立“人防+技防”價格監(jiān)督體系。在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的同時,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電商平臺商品價格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對于不正當價格行為及時報警,從而解決監(jiān)督難題,徹底打消商家的僥幸心理。

其次,提高價格欺詐違法成本。對于“先漲價再降價”等價格違法行為,除了依法處罰,還應責令商家對所涉及的消費者給予三倍賠償,使其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同時,將價格嚴重違法行為列入失信黑名單并予以公示,以便消費者用腳投票。

(編輯:鳴嫡)



“雙十一”將至 “先漲價再降價”老套路為何難禁止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