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通知書”病毒蔓延 竊取手機里隱私信息

  來源:央廣網北京新聞縱橫2017-07-0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最近正是畢業(yè)季,經過高考、放榜,此刻,廣大考生和家長正焦急等待著錄取通知書。此時此刻,一些電信詐騙人員又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通過手機短信、APP等手段,竊取考試信息資料、詐騙錢財。

原標題:“錄取通知書”病毒蔓延 竊取手機里隱私信息

央廣網北京7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正是畢業(yè)季,經過高考、放榜,此刻,廣大考生和家長正焦急等待著錄取通知書。此時此刻,一些電信詐騙人員又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通過手機短信、APP等手段,竊取考試信息資料、詐騙錢財。

近日,一款外觀類似“word”文檔,名為“錄取通知書”的病毒正在網絡傳播蔓延,該病毒不僅能監(jiān)控用戶操作手機的一舉一動,還會竊取手機中的個人短信等隱私信息。阿里巴巴旗下的“ 錢盾反詐平臺”高級專家杰盛,在接受央廣記者采訪時介紹,這樣的病毒一旦植入手機,等于將用戶的所有隱私都暴露給不法分子,“用戶點擊進去之后,它不像有的Word文檔讓你打開,反而是讓你去安裝,一旦安裝之后,它會在后臺實時監(jiān)控用戶的短信,一旦用戶收到任何短信,他都會轉發(fā)到不法分子的手上。我們有些賬號的密碼會通過短信形式更改,所以會對用戶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影響?!?

七、八月是高考考生填報志愿和高校發(fā)送錄取通知書月份,同時也成了某些不法分子的狩獵季節(jié)。據了解,高考結束前后,全國范圍內詐騙案件時有發(fā)生,今年6月,河南鶴壁警方破獲的“2017高考詐騙第一案”就有百余名學生被騙,損失金額超過300萬元。事后看來拙劣不堪的騙術,為什么就迷了很多人的眼?杰盛分析認為,不法分子選擇在高考之后下手,就是利用了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他介紹,這個病毒非常具有誘惑性,它會偽裝成高考查分APP、志愿填報APP、高考錄取APP、還有高考改分APP,還有錄取通知書APP。都是針對高考準大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它會模仿成極具誘惑力的APP、文檔、鏈接去傳遞給考生,用戶用肉眼很難辨別。

來自“錢盾反詐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高考前后,新增惡意高考病毒約260種,其中61%的病毒存在竊取隱私風險。那么,這種危害極強的電腦病毒是不是就防不勝防?360手機安全衛(wèi)士專家葛健就給公眾支了幾招,首先,路邊的“野APP”絕對不能下載。他提醒,高考相關APP填志愿的時候能查到往年分數線,非常方便。但是很多惡意應用也是從這里傳播,在下載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guī)的平臺、助手類軟件或者手機廠商提供的平臺,都是比較安全的。千萬不要下載某些論壇里某人發(fā)的應用。

其次,葛健認為,在互聯(lián)網上溝通,切記不能輕信對方,而且作為底線,絕不能把自己的賬號、密碼等信息在可疑的網頁或APP上登陸。


最后,葛健還揭示了一些別有用心的網站或應用騙錢的套路,在他看來,打開一個網站或應用查詢信息,要是它很明確地和你談錢,那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多詐騙惡意行為先需要你交錢,他一步一步套你,比如說查詢需要交幾百塊錢,交錢后能查到學校、專業(yè),但是要想更全面了解就還得交錢。如果需要在網站上留用戶的支付寶、銀行卡相關賬號密碼,一定不要填寫,這種行為很危險。

(編輯:鑫果)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