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一高校被曝“天價重修費”:一個學分400元

  來源:北京時間隋雯雯2017-04-1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一學分400……學校按照8折收取?!陛o導員在學院QQ群的一則通知讓王路(化名)分外苦惱。因為畢業(yè)設計的掛科,長春科技學院大四學生王路需要繳納3860元的重修費。

“一學分400……學校按照8折收取?!陛o導員在學院QQ群的一則通知讓王路(化名)分外苦惱。因為畢業(yè)設計的掛科,長春科技學院大四學生王路需要繳納3860元的重修費。

長春科技學院工作人員告訴北京時間“此刻”(微信號:btimenow),目前的確在進行重修費的收取,“收費辦法經(jīng)過嚴格的程序?!?

而北京時間“此刻”查詢相關文件發(fā)現(xiàn),高校行政事業(yè)收費包括學費、住宿費和考試費三類,學校不得向?qū)W生收取重修費。

學生掛科需交3860元重修費

4月10日,王路的輔導員在學院QQ群中通知,重修費“一學分400”,并表示為了照顧同學,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的八折收取。

“(學校)很早通知我們要交錢,但具體要交多少錢,多少錢一分,都沒告訴我們”。

輔導員在QQ群發(fā)布的通知 圖/隋雯雯

2016年12月,王路的畢業(yè)設計未被通過,而畢業(yè)設計占10學分,按照輔導員所公布的標準,王路需要繳納3200元的重修費,“但今天單子一出來,直接是3860,也不知道錢是怎么算出來的”。

王路及同學表示,學院的重修費幾乎年年見漲。他們曾向?qū)W校咨詢過重修費的價格標準與相關文件,但沒有任何人給予相關的解釋。

“我們上大一的時候,掛科可以補考,補考不過,才需要交重修費,重修費大概(每分)一百多。但到我大三的時候,重修費漲到了(每分)近400元,聽說上一屆掛了畢業(yè)設計的才交1500元”。

王路還稱,長春科技學院重修費是在教室中進行收取,并非財務部門。收錢之后,學校會給繳費同學一張“重修聽課證”,在“重修聽課證”上蓋有“長春科技學院教務處”與“長春科技學院轉(zhuǎn)訖”公章,并未給予學生相應的發(fā)票。

繳納重修費后校方開具的憑證 圖/隋雯雯

已繳費同學的聽課證 圖/隋雯雯

校方稱收費“各項手續(xù)齊全”

長春科技學院的前身是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發(fā)展學院,2013年轉(zhuǎn)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院校,并更名為長春科技學院。

學院教務處工作人員向北京時間“此刻”(微信號:btimenow)證實,他們確實在收取重修費,“我們是報省教育廳備案,按照標準來收費的,各項手續(xù)齊全”。

長春科技學院收費現(xiàn)場 圖/隋雯雯

教務處工作人員告訴北京時間“此刻”,2015年,長春科技學院開始實行學分制辦學,所有在籍學生均參照實行。

“在學年制的時候,我們一學分一百塊錢進行重修。由于我們實行學分制比較早,參照國內(nèi)外有關情況,最后制定出重修費的收費辦法”,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收費辦法經(jīng)過嚴格的程序,并在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向吉林省教育廳備案后實施。

據(jù)其介紹,長春科技學院的重修費計算辦法是:學費*學年數(shù)÷學分總數(shù)*80%,“比如一年是14000,就是把四年的學費合到一起,除上學生的總學分,學生的總學分四年是160,對于重修的學生所收的是總學費的百分之八十,算出來一學分280元,但各專業(yè)的收費標準不同,價格不一”。繳納重修費后,學生需要再次跟班上課。

至于發(fā)票問題,該人士稱,目前校方已派相關工作人員與稅務部門進行聯(lián)系,將為學生開具國家正規(guī)發(fā)票,“正在辦理當中”。

北京時間“此刻”(微信號:btimenow)在教育部官網(wǎng)發(fā)現(xiàn),2016年,教育部曾經(jīng)就大學收取重修費這一問題作出明確回應,高校行政事業(yè)收費包括學費、住宿費和考試費三類,學校不得向?qū)W生收取重修費。

對此說法,長春科技學院工作人員表示,“沒有收到相關通知”。

而根據(jù)《教育部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做好2005年高等學校收費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規(guī)定,高校改按學分制收費后,高等學??梢詫ρa考后仍不及格、需重新學習該門課程的學生收取學費,學費標準不得超過原來學習該門課程的費用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中將新收取費用稱為“學費”,而非“重修費”。

4月12日,北京時間“此刻”(微信號:btimenow)就重修費問題致電吉林省教育廳,工作人員表示,了解收費標準的負責人外出開會,暫時無法答復。

(編輯:鳴嫡)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