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文旅商體展融合 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將開幕

  來源:解放日報施晨露2025-04-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主市集主打“咖啡+萬物”,超過350個咖啡展位將帶來演藝演出、體育競技、文旅體驗、潮流文創(chuàng)、露天電影、非遺展示、特色美食等豐富多彩的消費場景。淘書樂舊書市集將首次

■主市集主打“咖啡+萬物”,超過350個咖啡展位將帶來演藝演出、體育競技、文旅體驗、潮流文創(chuàng)、露天電影、非遺展示、特色美食等豐富多彩的消費場景。淘書樂舊書市集將首次開進咖啡文化節(jié)

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即將啟幕。今年是咖啡文化節(jié)舉辦的第五年,記者了解到,作為主市集,全城最大規(guī)模的“咖啡+文旅商體展”聯(lián)動活動即將在“一江一河”交匯處的北外灘沿岸集結,超過350個咖啡展位將帶來演藝演出、體育競技、文旅體驗、潮流文創(chuàng)、露天電影、非遺展示、特色美食等豐富多彩的消費場景。

水岸聯(lián)動、文旅商體展融合,咖啡成為一種載體,在上海書寫著新的文化敘事、生活篇章、商業(yè)機遇。

上海咖啡的創(chuàng)新精神

每年發(fā)布一張咖啡發(fā)展報告,已讓咖啡文化節(jié)成為咖啡產業(yè)的風向標?!?024中國城市咖啡發(fā)展報告》顯示,中國咖啡產業(yè)規(guī)模在2023年達到2654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7.14%。上??Х乳T店數總計9553家,較2022年增長12%,繼續(xù)領跑全國。上海人日均咖啡消耗量近200萬杯,外賣渠道年消費量達1.6億杯,彰顯出高度的行業(yè)經濟活力。

“職場日常需求”“傳統(tǒng)文化特色”“滬上生活體驗”“青年潮流空間”“產業(yè)國際化與本土化”等,是社交媒體上關于“上海、咖啡”討論的高頻主題。歷史底蘊、海派特征和國際化特色交融,成為今天的上??Х任幕咨?。

從市中心地帶的靜安世界咖啡文化節(jié)到海島江堤的崇明咖啡文化生活節(jié),今年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將聯(lián)動全市16個區(qū)和臨港新片區(qū)推出特色分會場,一江一河、滴水湖畔、顧村公園櫻花樹下、環(huán)球港258米觀景平臺……充滿上海城市特點的文旅地標成為咖啡文化的舞臺,吸引市民游客在咖啡香氣中體驗美好生活。

大大小小咖啡市集里,總能感知咖啡文化的最新潮流。最近,2025上海(靜安)世界咖啡文化節(jié)上的“養(yǎng)生咖啡”火了,老字號雷允上與咖啡品牌GABEE推出創(chuàng)意聯(lián)名飲品,甘草、茯苓、當歸成為咖啡調味品,讓外國游客也忍不住嘗鮮。用同濟大學教授諸大建的話來說,在上海喝咖啡,沒有同質化的味道;在上海做咖啡,做出了首發(fā)經濟的特色,這是上??Х鹊膭?chuàng)新精神,“從上??Х鹊摹∥幕梢钥吹缴虾3鞘械拇笪幕?。

咖啡是文化的黏合劑

為什么咖啡在上海延展出如此多可能性?有人說,咖啡給人的感覺,有時候沉靜,有時候活躍;有時候苦澀,有時候香醇,這種多元就是上海的感覺。“咖啡+鮮花”“咖啡+音樂”“咖啡+閱讀”“咖啡+文創(chuàng)”“咖啡+展覽”“咖啡+美學”“咖啡+非遺”……當“咖啡+”以種種形式融入城市生活,咖啡文化成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興趣各異的人群在咖啡香氣氤氳的空間里相遇,碰撞出更多消費場景、社交體驗。

今年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主市集主打“咖啡+萬物”,為期四天的活動中,早C晚A市集、戲劇快閃、無人機演出等將輪番上演,淘書樂舊書市集也將首次開進咖啡文化節(jié)。

咖啡文化節(jié)期間,上海市書刊發(fā)行行業(yè)協(xié)會將出版《在上海,品世界讀好書》,推出2025國際咖啡主題圖書封面展;上海市電影發(fā)行放映行業(yè)協(xié)會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品咖啡,看電影”活動,讓咖啡與電影相互引流。

在上海圖書館東館一樓咖啡文化空間,上海首個心智障礙青年支持性就業(yè)實踐基地與特殊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平臺“夢工坊咖啡吧”入駐“慢閃”,一場“融在一起讀書會”是夢工坊的咖啡師們策劃的世界讀書日·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特別活動。

當咖啡成為人與人、情感與情感、文化與文化的鏈接和紐帶,“融在一起”或許正是上??Х任幕钣袦囟鹊谋磉_。

(編輯: 月兒 )


撬動文旅商體展融合 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將開幕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