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行為,直接封號!

  來源:央視網(wǎng)新聞2020-08-1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8月12日,微博話題“大胃王吃播被批浪費嚴重”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據(jù)了解,許多博主一人吃多人量的糧食后,又偷偷將食物吐出,浪費驚人!
圖片
某視頻平臺能檢索到大量的吃播內容
一頓吃50斤小龍蝦、10只燒雞、20個漢堡……“吃播”作為一種新興直播種類,在各大平臺一直相當火爆!
8月12日,微博話題“大胃王吃播被批浪費嚴重”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據(jù)了解,許多博主一人吃多人量的糧食后,又偷偷將食物吐出,浪費驚人!
12日晚,短視頻平臺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針對目前網(wǎng)絡上吃播內容有浪費糧食,或是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平臺將進行嚴肅處理,或給予:
刪除作品
關停直播
封禁賬號等處罰。
巨大利益:一人吃50人份食物,30萬元入賬
吃播,即主播通過網(wǎng)絡攝像頭,以視頻或直播的方式向網(wǎng)友展示其吃飯的過程,并以此獲得打賞,起源于韓國的網(wǎng)絡真人秀節(jié)目“吃飯直播”,隨著短視頻直播平臺興起,2016年開始逐漸風靡國內網(wǎng)絡。
通過查看相關視頻,記者發(fā)現(xiàn),早期的吃播內容多以展示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美食或向網(wǎng)友介紹不同的飲食文化為主。但隨著2016年5月,主播“密子君”在B站上傳自己的吃播視頻《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20秒》,獲得173.4萬的點擊量大火后,國內的吃播內容開始集中傾向“大胃王”式吃播。
圖片
“密子君”視頻稱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20秒
曾在某直播平臺工作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吃播主播們時常會推出許多類似15分鐘內吃掉36個粽子、一次吃下13斤拉面的超常挑戰(zhàn),來為自己樹立“大胃王”人設,吸引流量、迅速漲粉。
“與美食商家合作到店試吃、線上直播帶貨等是吃播主播流量變現(xiàn)的主要方式。但必須有關注度和高粉絲數(shù),才會有商家上門合作。”
某上百萬粉絲級別的主播,只需要在直播中吃50人分量的食物,就可以獲得來自商家的30萬元收入。
作為吃播界的頭部主播,有傳言稱“密子君”在2018年的時候,年收入就已達到700萬?!袄宋赶伞薄氨捡Y小哥”“朵一”“阿尤”等主播,也憑借吃播帶貨,年收入過百萬。
畸形生長:吃辣椒自虐、把腳泡進食物中博眼球
在激烈的競爭下,“大胃王”式的吃播秀越演越烈,吃播內容開始“變味”。
在相關吃播視頻中,記者看到,不僅有博主通過吃各種辣椒自虐,求關注;還有博主將雙腳放進煮好的拉面船里,一邊泡腳一邊吃面;更有一些博主為博眼球,選擇生吃海鮮。曾有女主播在直播活吃章魚時,反被章魚的觸手死死吸住臉頰而破相。
圖片
有吃播在直播中“翻車”
此外,有關“大胃王”吃播造假、催吐浪費、不健康等批評也并不少見。
據(jù)相關報道,今年5月,B站某UP主誤發(fā)了一段自己的無剪輯吃播視頻,其中UP主吃的煎餅,沒嚼幾口便吐了出來,后面的內容也都是如此;另外,還有吃播博主在錄制視頻時,先是硬逼自己吃下大量食物,后又利用去衛(wèi)生間或下播的時間強行催吐,將吃進去的食物吐掉?!?
事實上,“大胃王”式吃播隱藏著巨大的安全問題。
據(jù)了解,長期暴飲暴食、大量攝入油膩食物,容易導致高血脂,造成冠心病、腦梗塞、肝臟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猝死。
今年6月,沈陽30歲的“大胃王”吃播主播王先生因長期在直播中食用肘子、紅燒肉、燒雞等高熱量、高油脂食物,導致其在直播前突發(fā)腦溢血去世,而他在錄制吃播視頻的短短半年時間里,體重竟然暴增了80斤,由此前的200斤飛增到280斤。
小央說丨別把圍觀美好變慘?。?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極端天氣和蝗災影響,目前許多國家都出現(xiàn)糧食危機。
尤其是在我國全社會提倡節(jié)約意識、減少食物浪費的背景之下,暴飲暴食、假吃真吐的畸形“吃播”更顯得格格不入,急需得到矯正??梢钥吹?,一些直播平臺也在自糾自查。
但面對叫?;巍俺圆ァ?,竟然出現(xiàn)一些“浪費有理”的奇談怪論,其中“多消費、多浪費可以拉動農業(yè)”最為典型。事實上,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浪費都不可能創(chuàng)造財富。浪費食物不僅是浪費食物本身,生產食物背后的諸多社會資源也因此無謂消耗。
“吃播”本應是一種分享美食的人生享受,如果總以獵奇、夸張甚至惡俗的方式引人關注,無異于本末倒置,甚至釀成犧牲性命的慘劇。
作為消費者
圍觀吃播應當以保證他人健康為底線
堅決抵制“吃播”行業(yè)的畸形發(fā)展

(編輯:映雪)

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這種行為,直接封號



這種行為,直接封號!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