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ofo用戶,押金怕是要不回來了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2019-06-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去年年底,ofo爆發(fā)押金危機,半年時間過去,ofo的狀況不僅沒有任何好轉,反而在一步步走向窮途末路。
        去年年底,ofo爆發(fā)押金危機,半年時間過去,ofo的狀況不僅沒有任何好轉,反而在一步步走向窮途末路。

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用戶,以前還在吐槽需要等5年才能要回押金,現在看來,好消息是不用再等5年了,壞消息是,押金怕是真的要不回來了。

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ofo用戶,押金怕是要不回來了

圖 | 視覺中國

最近,ofo的供應商天津富士達自行車公司提起訴訟,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出具了一份執(zhí)行裁定書,曝光了ofo的最新狀況。作為ofo的經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公司向法院報告了財產——名下無房產及土地使用權、無對外投資、無車輛,雖開設了銀行賬戶,但已被其他法院凍結或賬戶無余額。天津市第三中院通過各種渠道查詢的結果也顯示,該公司名下無可供執(zhí)行財產。

當然,這并不是說ofo已經身無分文,而是公司的資產已經全部被債權人申請凍結。作為ofo眾多的供應商之一,天津富士達公司在討債的路上已經來晚了一步,前面已經有更多的討債大軍提前下手,申請凍結了ofo的資產。和1000多萬等待押金的用戶一樣,ofo的債權人們也需要排隊等候。

在全部資產被凍結之后,ofo依靠自身來脫困已經沒有可能,何況這個行業(yè)從來都沒有實現自我造血功能,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一是賣身,二是破產。

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ofo用戶,押金怕是要不回來了

ofo小黃車總部,市民曾組團排隊退押金(圖 | 視覺中國)

尋找有實力的金主來接盤,這并不容易。首先是因為ofo的戴威一直不愿意被資本所掌控,當初那句“請資本理解創(chuàng)業(yè)者的理想和決心”,讓很多外部投資者對這家公司敬而遠之,即使現在愿意低下頭,“跪著也要活下去”,但是已經錯過了賣身的最佳時機。和曾經的巔峰時期相比,現在ofo的市場份額已經大大下降,當年滿大街都遍布小黃車,現在已經身影寥寥,今天的ofo早已經不再是共享單車市場的領頭羊。而且,考慮到ofo對供應商的巨額欠款,以及1000多萬排隊等待退押的客戶,還有幾個投資者愿意接受這個燙手的山芋?

對ofo而言,最致命的打擊其實還在于,共享單車這個行業(yè),迄今還沒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前幾年共享單車橫空出世之初,很是讓投資者們激動了一把,但是隨著現在行業(yè)陷入一地雞毛,投資者也開始越來越冷靜。

尤其是在美團收購摩拜之后,更使得投資者看到了共享單車市場風險,這也使得ofo被收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當初美團大手筆收購摩拜,結果摩拜經營毫無好轉,去年虧損40多億元,成為美團的巨大包袱。對于其他有意收購ofo的投資者而言,在決定收購之前,首先參照的肯定是美團收購摩拜,美團尚且被摩拜所拖累,又有幾個投資者還敢對ofo出手?

國內有實力而且有意愿收購ofo的公司其實已經屈指可數,目前共享單車的幾家主要公司,背后都已經站著各自的金主爸爸,摩拜有美團,哈羅有阿里,小藍有滴滴,最終愿意接過ofo這個燙手山芋的,概率幾乎為零,ofo已經成為無人想要的棄兒。如果最終不能迎來外部資本的拯救,等待ofo的就只有破產一條路。

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ofo用戶,押金怕是要不回來了

來自@ofo小黃車官方微博

對于數量龐大的ofo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破產之后,押金還能不能要回來?從法律層面來看,押金其實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押金屬于企業(yè)資產,如果按照這樣的觀點,在破產清償的順序中就排在債權人之后,債務清算完畢之后如果還有資產,用戶可能還可以得到部分押金??紤]到破產的公司已經資不抵債,用戶最終得到押金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押金屬于用戶資產而非企業(yè)資產,所以在破產清算時,用戶應該視為債權人,在扣除員工工資和相關稅款之后,用戶的押金也可以優(yōu)先清償。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著用戶就可以在破產清償中獲得押金返還,因為更現實的問題在于,ofo名下已經沒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即便法律上支持用戶押金優(yōu)先清償,但是ofo也沒有實際償還能力,用戶的結局很可能是贏了官司輸了錢。

對于當前等待押金的ofo用戶,可以參照一下去年破產的小鳴單車。去年3月份,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小鳴單車在十日內退還用戶押金,但小鳴單車表示公司即將破產清算,無力退還押金。當年3月27日,廣州中院宣布小鳴單車正式進入破產程序。當時公司的總資產為1.5億元,總負債為2.17億元。對于小鳴單車的廣大用戶,雖然法律上支持押金返還,但實際上根本拿不回押金。當時廣州中院提出了一份資產處置意見,由中國再生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按每輛車12元回收小鳴單車,以此減少債權人損失,按照當時小鳴單車40多萬輛的數量計算,最多也只能挽回500多萬元的損失,所以該方案最終也未獲通過。對于ofo而言,通過回收單車來挽回債權人損失的做法也并不可行,因為早在去年,ofo就已經將小黃車作為抵押,向阿里獲得了17億多元的融資,小黃車的優(yōu)先處置權歸阿里而非債權人所有。

ofo的錢到底去了哪里,現在也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不是上市公司,所以ofo的財務數據也不為人所知,按照公開資料,ofo一共獲得了10多億美元的融資,巔峰時期的客戶押金高達100多億元,自身的經營多少也還帶來了一定的現金流,短短幾年間,這些錢真的全部消耗于小黃車的經營之中了嗎?是否有可能被有關人士轉移他處,最終進入個人腰包呢?

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ofo用戶,押金怕是要不回來了

上海一ofo單車小黃車停放處(圖 | 視覺中國)

去年小鳴單車破產之后,破產管理人在調查中發(fā)現,該公司和創(chuàng)始人關斌的另外一家關聯公司廣州鋒榮曾經簽訂了4份合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向后者超額支付4600余萬元,同時因價差而損失1800余萬元,合計6400多萬元。簡而言之,就是小鳴單車通過關聯交易,將公司資金向創(chuàng)始人自己的公司轉移。為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管理人已向廣州中院提起訴訟,要求關聯交易方返還并賠償相關款項。按照《破產法》的規(guī)定,債務人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財產的以及虛構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債務的,均屬無效行為。那么,ofo是否也存在類似轉移資金的行為呢,如果存在,也應該追回彌補債權人損失。

早在ofo的危機爆發(fā)之前,就屢屢有人質疑過公司挪用客戶押金,但是ofo有關人士每次都嚴詞否認。直到事態(tài)發(fā)展到當前的局面,ofo方面也依然沒有公開承認挪用押金,反而還在振振有詞的表示要對用戶負責到底,好像反而是他們在拯救用戶。對于曾經大力支持過ofo的廣大用戶,ofo欠他們的不僅是99元或是199元的押金,更還有一份真誠的道歉。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fā)。

                      (編輯:紅研)


 CCTV我愛你中華《商企匯》欄目組,315記者攝影家網誠招全國各地業(yè)務宣傳員,攝影業(yè)務團隊合作,主推誠信單位、增加品牌效應,做好企業(yè)新聞顧問。可在省地市設攝影基地與欄目組宣傳中心。欄目主播平臺CCTV我愛你中華網絡電視頻道,同時和CCTV7、CCTV14、CCTV3、CCTV2等頻道都有欄目合作。315記者攝影家網可在各省、地市設分站, 歡迎懂新聞網絡,有資源的朋友合作加盟、一起為社會傳播正能量。咨詢電話;010-89456159  QQ:1062421792 微信:15011204522


  那些還在排隊等押金的1000多萬ofo用戶,押金怕是要不回來了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