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規(guī)則,世界才有繁榮和穩(wěn)定

  來源:求是網朱鋒2019-05-2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尊重規(guī)則,世界才有繁榮和穩(wěn)定

       以規(guī)則、制度和多邊參與為核心要素的全球治理,是冷戰(zhàn)結束以來世界繁榮、穩(wěn)定與和平的基礎。尤其在國際經貿、金融、科技和市場發(fā)展上,從二戰(zhàn)以來世界業(yè)已形成、并在不斷調整和發(fā)展的國際規(guī)則、制度和多邊參與進程中,每個個體國家尊重和遵守這些規(guī)則、制度,是提升國家間政治信任、保持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開放與自由競爭、從而造福于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與福祉的基本保障。

  今天,世界政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是:二戰(zhàn)后全力在國際體系中推行各種體制、機制和規(guī)則的美國,在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后,屢屢“退群”“毀約”,并公然違背國際經濟和商業(yè)活動的基本規(guī)則,對中國蠻橫地揮舞“加稅”大棒。美國已經單方面發(fā)動了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史無前例的貿易戰(zhàn),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25%的關稅,并肆意設計對剩余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稅。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利用所謂的國內安全行動機制,無中生有地攻擊華為通信設備和技術“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將華為和70家相關企業(yè)列入“實體清單”,野蠻地阻止華為和美國企業(yè)之間原本正常和活躍的商業(yè)聯系與合作。目前,美國政府還企圖將對中國高科技企業(yè)的制裁擴大到其他的中國公司。美國政府的這些做法,不僅肆意踐踏了起碼的國際商業(yè)和技術合作、市場自由開放的基本原則,而且任性、粗暴地按照美國的利益和政治需求,將美國的國內法機制隨意凌駕在各種國際機制和規(guī)則之上。其結果,不僅將嚴重傷害國際商貿和市場開放的現有規(guī)則,也將給世界經濟的穩(wěn)定和增長帶來災難性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最近再度提醒美國,越演越烈的中美貿易沖突將會給世界經濟的增長造成重大的消極沖擊。

  世界市場開放,產品和服務實行自由、公平貿易,防止民用技術的壟斷和封鎖,保障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免于受到單一國家控制和壟斷,是全球經濟秩序的基礎,也是世界政治穩(wěn)定、發(fā)展、和平與繁榮的根本保障。1930年,美國國會針對一戰(zhàn)后德國的經濟崛起和德國商品大量進入美洲市場,通過了歧視性的“斯穆特-哈雷關稅法案”,并得到了當時美國總統(tǒng)胡佛的簽署同意,對德國和歐洲工業(yè)化國家輸入北美的工業(yè)產品實施加稅。這一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貿易保護主義法案,不僅加劇了1929年后世界經濟進入的“大蕭條”,而且也激化了部分歐洲國家內部政治權力向專制體制的轉型。美國愛荷華州參議員查克·格拉斯理5月中旬公開批評美國領導人的蠻橫加稅政策和不惜擴大貿易戰(zhàn)的做法,警告這樣的做法不僅將會引發(fā)世界經濟危機,而且可能造成世界政治中出現新的危機。美國政府目前為了美國某個政治集團的政策構想和私利,無視中美經貿關系在過去40年給兩國帶來的互惠合作和共同繁榮,置基本的國際經濟和科技秩序和規(guī)則于不顧的種種蠻橫做法,正在給今天的全球穩(wěn)定和繁榮帶來最大的不確定性。

  更有諷刺意義的是,“基于規(guī)則的秩序”一直是美國政府,包括本屆美國政府,對外宣揚美國在地區(qū)問題上保持和建立穩(wěn)定與合作的基本理念。無論是在南海還是在東海問題上,美國政府這幾年說得最多的話,就是要保持“基于規(guī)則”的地區(qū)秩序。尤其是在本屆美國政府和其盟友不惜大力推動的“印太戰(zhàn)略”構想中,美國向中國兜售得最多的概念就是“基于規(guī)則的秩序”。然而,白宮目前全然是說一套、做一套,完全是自毀規(guī)則對中國發(fā)起“貿易戰(zhàn)”和“科技戰(zhàn)”。這種赤裸裸的霸權主義行徑,說明美國心中真正想要建立的,是依仗美國超強實力的“基于權力的秩序”。如果在經貿和科技領域美國可以出爾反爾,再度推行“基于權力的秩序”,其所引發(fā)的國家間的競爭和對抗很可能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冷戰(zhàn)結束以來,世界的穩(wěn)定和繁榮就是因為各國能夠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通過規(guī)則和機制來管控爭議,能夠將各種國家間爭端擴大化、極端化的苗頭控制在“基于規(guī)則”的、包容和開放的國際秩序之中。例如,推動國際戰(zhàn)略穩(wěn)定的軍控和裁軍機制,基于聯合國中心地位的國際多邊維和努力,針對控制溫室氣體效應而不斷推進的國際減排合作的巴黎氣候公約及相關行動。一旦本屆美國政府想要將世界秩序重新拉回到美國主導的“基于權力的秩序”,不僅這么多年國際社會努力推動的全球治理和多邊主義將受到重大威脅,大國利益競爭和對抗也將事實上面臨激化,甚至面臨“脫軌”的巨大風險。

  世界貿易組織在其宗旨和規(guī)約中莊嚴宣告,推動全球貿易和市場開放的基本規(guī)則包括:1.最惠國待遇原則:世貿組織的《1994年關貿總協定》及其他協議規(guī)定了成員之間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要求成員之間進行貿易時彼此不能歧視,大小成員一律平等。某一成員提供給其他成員的任何利益、優(yōu)惠、特權或豁免,都應立即無條件地給予全體世貿組織成員。2.國民待遇原則:某一成員的商品或服務進入另一成員領土后,應該享受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相同的待遇。在服務貿易領域,對國民待遇采用具體承諾的方式,即成員間在平等基礎上通過談判方式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在不同行業(yè)中不同程度地履行國民待遇等。3.市場準入原則:要求成員逐步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和取消對進口的數量限制,允許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與本國產品競爭。這些逐步開放的承諾具有約束性,并通過非歧視貿易原則加以實施。4.促進公平競爭與貿易原則。5.貿易政策透明度原則。

  美國不是這些原則的例外,更不能是這些原則的肆意踐踏者。

  中美之間存在著貿易摩擦和爭議是正常的。中國從來不回避爭議,也有誠意和決心通過對話縮小和解決爭議。從1994年中美通過對話解決“貿易最惠國”爭議以來,這么多年,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市場開放、貨幣和國民待遇等各種問題在中美經貿關系中此起彼伏。但中美關系依然在不斷發(fā)展和前進。根本原因,是兩國政府和社會必須相互尊重、管控爭議、堅持合作對話和協調。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后,對華政策急劇“變臉”,目前更是在經貿和科技關系上“掀翻桌子”。對這樣的做法,我們只能奉陪到底。

  中美兩國需要恢復貿易談判,需要通過兩國下決心在經貿體制上進行調整和深化改革,為兩國未來長期的關系穩(wěn)定與互利建立新的政治和經濟基礎。這是21世紀中美關系正在面臨的歷史性召喚。問題是,本屆美國政府不能太過分,不能目中無人,不能一味施壓。任何合適的談判對手,必須要有起碼的自律和理性。

(編輯:夏花)



尊重規(guī)則,世界才有繁榮和穩(wěn)定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